加快构建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日期:2023-07-28 16:2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体系建设和整体效能提升。2014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要“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近年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完善,但在整体效能发挥方面还存在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当前,我国正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从完善功能结构转变到提升整体效能上。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竞争演化的角度强化“适应性能力”建设。从国家安全和全球竞争的视野出发解决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的创造、生产和供给问题,对此需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原创首创等战略导向。二是基于系统协同的角度强化“体系化能力”建设。促进不同行动者间的互动和协同创新,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扩散和应用,对此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新时代10年,在长期努力的基础上,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结构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规模方面,研发投入、专利产出等均居世界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截至2022年底发明专利有效量421.2万件,居世界第一;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2.4万件,同比增长24.2%。在结构方面,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55%,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超过法国(2.35%)、荷兰(2.32%)等创新型国家,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67%)。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年均增长近15%,在研发经费中占比6.32%。在能力方面,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从2012年的第34位提升到2022年的第11位,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32.4%;高铁、风电、5G应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多个产业技术领域国际竞争优势突出,产业规模全球领先。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的充分体现。

 

可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确保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效能”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效”,更体现“能”。“效”指效率、效果,反映资源是否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状态,强调“正确地做事”;“能”指能力、潜能,反映事物所产生的或蕴含的有利作用,强调“做正确的事”。“能”是整体效能的核心,表现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水平和竞争能力,代表了科技创新的潜在性价值和前瞻性判断,突出了科技创新的本质目标、根本利益和战略导向。因此,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既要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创新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更要依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确保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合理和战略方向正确。

 

第二,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中国特色的实验室体系”逐步形成。截至2022年末,已建成6个国家实验室,已批正筹建14个;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01家。为进一步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新时期党中央做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大决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对349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19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纳入新序列管理,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一支成体系、担使命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在孕育,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科技潜力加速释放。

 

新时代10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重新理解政府角色的转变,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导向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的,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基石。一方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四个面向”开展“为国服务”,重点围绕关系国家生存、国家安全和影响国家发展、优势塑造的科技领域,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本身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创新失败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生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并实现国家发展意图。

 

第三,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科技创新体系。新时代10年,我国主体功能明确、优势层次互补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科技发展新格局。按照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种类别,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截至2022年底,19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综合类和16个领域类,致力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已逐步形成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西安五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成渝、武汉和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区域创新高地发展格局。其中,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中国北京、中国上海—苏州地区已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名,分列第二、三、六位。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未来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和总体布局,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构建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促成“体系化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重点优化创新资源的产业配置和空间布局,建设好产业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一是明确创新主体功能,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发挥科技领军企业支撑作用,构建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大学、科研院所有效参与、互动协同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强创新主体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二是统筹国家创新体系空间布局,推动高端创新资源空间集聚和技术知识人才区间流动,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遵循高端创新资源区域集聚规律,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球科技创新要素汇聚地和新兴产业技术策源地。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大批区域创新高地,促进形成创新各主体、各环节、各方面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的格局,加速新知识、新技术传播、扩散和应用,促成区域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局面。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新时代10年,党中央系统布局、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和突出成效。科技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确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中、远结合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覆盖不同领域的29个专项科技规划编制出台。科技体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

 

加快构建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关键在于改进制度设置,打破主体之间、子系统之间的壁垒,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一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建立高度权威的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构和统筹机制。建设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体系,统筹配置国家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决策科学性。二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科技评价、知识产权保护、财政经费分配使用等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广泛吸纳有能力、能够适应和满足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的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三是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