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飞跃研究员主持。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分别致辞。
郑南宁院士致大会欢迎辞,他表示,中国自动化发展到今天枝繁叶茂。作为一个传统而又新兴的学科,自动化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今天又将人类从复杂的脑力劳动解放出来,推动人类迎来一个新的科技创新时代。同时自动化又是一棵大树,孕育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今天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都与自动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自动化的系统概念、反馈思想,都给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治理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思考。本次大会主题为“自动化创造智慧社会”,充分彰显了自动化技术融合到“智慧社会”建设中来的时代特征,并为不断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自动化人提供了一个舞台,充分展示我国自动化技术已取得的辉煌成就,促进学术交流、学科交叉,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自动化也将焕发新的生机,在21世纪新的工业革命中继续发挥它的能量。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见证自动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进程。本届大会以“自动化创造智慧社会”为主题,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和时代发展脉搏,必将为全球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学术对话平台,有效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提高中国自动化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实现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底蕴深厚、胸怀大局、弘扬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带给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此次自动化大会的召开将为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学科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带来开场报告《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他在报告中指出新一代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但要坚持“创新引领”更要持续扎实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扎扎实实完成数字化“补课”,才能迈向智能制造发展的更高阶段。未来到2025年,完成“互联网+制造”,到2035年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总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作题为《大型高炉高性能运行控制与优化》的报告。他认为我国大型高炉炼铁过程节能降耗减排潜力巨大,研究大型高炉高性能控制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报告中着重提出大型高炉面料形状、软熔带、铁水温度、煤气流等的新型检测技术,简要介绍了大型高炉建模、控制、优化、诊断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最后还重点分析了“大型高炉高性能运行控制与优化”的实验系统,以及系统试运行所产生的重大经济效益。
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曹希仁教授为大会带来报告《Relative Optimization, Policy Iteration,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相对优化,策略迭代以及加强学习》,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优化理论与人工智能强化学习(AlphaGo中的基本技术)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强化学习算法可有效和快速地在最优化控制理论中实现策略迭代,并且可以通过相对优化理论直观地解释策略迭代。他指出,要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至关重要。最后他还和与会观众分享了一些与AI相关的研究课题,包括扰动分析的前沿趋势、政策梯度、近似动态规划、基于事件的优化以及当前的时间非均匀系统优化等研究。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批会士荣誉称号授予仪式,也在大会首日重磅举行。作为学会会员在学会的最高学术荣誉,本次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共授予了22位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以表彰其在上述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为学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学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理事长孙优贤院士为当选会士授予奖牌。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批会士名单如下(按照拼音排名)
本届中国自动化大会还特别设立了大会研讨会,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主持,航天科技集团吴宏鑫院士、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中南大学桂卫华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钱锋院士、同济大学陈杰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宁滨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孟飞院士,8位院士面对面就“未来自动化”展开精彩讨论,并与参会代表互动。
目前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慧时代,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万物互联、虚实结合、开放共享。《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正在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已经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未来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本届大会聚焦时代热点,为全球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学术对话平台,有效汇聚了各方力量,必将为提高中国自动化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智慧社会的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学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