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Workshop自主导航与安全控制系统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成功召开。本次Workshop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委会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协办。此次论坛交流的目的是围绕飞行器自主导航与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促进本领域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的合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
会议主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担任,报告上下半场分别由余翔教授和乔建忠副教授主持。会议邀请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赵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史忠科教授、天津大学宗群教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祁振强研究员以及山东科技大学李智斌教授五位专家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热烈反响,会议高峰时期参会人数高达280余人。
本次论坛主席郭雷教授致辞。在致辞中,郭雷教授祝贺了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钱学森先生缔造的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60周年,强调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和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航天技术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并指出自主导航与安全控制是智能无人系统的关键技术。
郭雷教授致辞
首先,哈尔滨工程大学赵琳教授作题为“面向远海应用的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及其增强技术”的报告。赵琳教授的报告介绍了北斗海洋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技术研究和PPP增强技术研究进展,分享了北斗/GNSS 差分增强定位系统的阶段性成果和推广应用,并针对海洋PPP技术的精度、成本和可靠性进行了展望。主持人余翔教授对赵琳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总结了赵琳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项目实现了从算法到系统和测试全链条的研究,并在远海平台进行了应用。
赵琳:面向远海应用的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及其增强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史忠科教授作题为“无人飞行器导航与控制方法面临的问题”的报告。史忠科教授的报告从飞机导航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出发,阐述了无人飞行器对导航与控制系统的挑战,分别从无人机自主着陆/着舰、工程方面研究基础及条件保障、导航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分享了研究成果。主持人余翔教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该报告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提炼导航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导航控制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史忠科:无人飞行器导航与控制方法面临的问题
天津大学宗群教授作题为“拒止环境下多无人机自主感知与协同控制”的报告。宗群教授从传感器退化场景下无人机自主感知和拒止环境下多无人机协同定位与建图两个方面,介绍了无人系统自主感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然后从未知多障碍环境下的无人机实时运动规划方面,介绍了有限视场约束下的无人机实时运动规划、针对稀疏特征场景下的无人机实时运动规划、多无人机分布式协同运动规划及多变量有限时间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问题。最后,对拒止环境下多无人机演示验证平台进行了简单介绍。主持人乔建忠副教授对宗群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该报告从方法、技术到平台与实验验证多维度进行研究总结,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也有实验验证的高度。
宗群:拒止环境下多无人机自主感知与协同控制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祁振强研究员作题为“航天器控制技术的发展思考”的报告。祁振强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发展现状,分别从航天控制技术的历程、航天探索任务要求和控制技术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未来航天控制技术将呈现智能的、开放的、云化的、可靠的特征。最后,针对如何解决信息之于控制——获取与利用的充分性问题、人工智能之于控制——算法的可用性问题、体系之于控制——规模群体的协同调度和管理问题进行展望与思考。主持人乔建忠副教授对祁振强研究员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祁振强:航天器控制技术的发展思考
山东科技大学李智斌教授作题为“临近空间长航时任务集群容错协同控制”的报告。李智斌教授首先介绍了临近空间集群协同探测的可行性,分别从环境数据驱动的辅助决策、浮空器吊舱与任务载荷控制及集群动态协同控制开展的理论方法探索和实际工程试验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享,并对飞行器集群协同容错控制研究进行了展望。主持人乔建忠副教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指出报告对工程实践中难题的敏锐把握及针对这些难题如何从控制角度着手解决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李智斌:临近空间长航时任务集群容错协同控制
此次workshop的成功举办增进了本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的交流,促进了研究者们的合作,推动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本次workshop正值跨越时空的同一天——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以及神州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样特殊的日子激励了学者们对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