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手 精彩绽放——记第二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

日期:2015-08-01 14:32

新近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中国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中国工业向“智能制造”时代迈进的同时,对于自动化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如何培养满足新时期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成为我国各大高校自动化专业所面临的全新挑战。以竞赛为载体,推动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深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就给予了广大高校的“控制高手”们这样一个将课堂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发挥创造力、展示创意、绽放梦想的舞台。

 打造面向未来的 “智造”人才

“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始于2014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和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台达集团承办,旨在搭建两岸高校自动化教学交流平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继首届大赛成功举办后,第二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于2014年12月20日再次启航,本届大赛以“发现控制高手”为主题,要求以台达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为基础,以PID控制、网络通讯控制和多轴运动控制为立题方向,自主创新设计并制作一套完整装置。本届大赛吸引了两岸83所高校、198支队伍热情参与,其中台湾院校4所,8支参赛队伍。经过网络海选,最终57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2015年7月29日,入围总决赛的师生队伍齐聚台达吴江厂区,展开最后的角逐。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对大赛寄予厚望,他表示,人才对企业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未来的人才必须学有专精、有更大的创新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台达希望通过大赛,为广大高校学子提供实践机会,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校创造教学相长的最佳平台,为产业界发掘更多满足“智能制造”时代需要的高端自动化人才。

显然这样的期待于决赛现场的一个个精美作品中得到完美呈现。本届参赛作品不但涵盖PLC、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等传统自动化技术,更涉及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等实现“智能制造”所需的新兴技术,应用领域更是涉及智能工厂、智慧农业、智能城市、新能源、雾霾治理等新兴“智慧”领域,虽然有些想法还不够成熟,但是不乏精彩创意和创新意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上海交大思源致远队的作品“基于多节体的双臂三足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在固定的工作区域内能完成精确的自主移动,基于协同控制思想,双臂能够配合完成工作项目,特别是选择了万向轮来更顺滑地实现自由移动和转向,得到现场评委老师大加赞赏。

来自台湾的台北科技大学3D机丙二队以“多轴运动控制Delta-3D复印机”为主题,应用台达人机界面为操作界面,机器人控制驱动一体机ASDA-MS系列为中央主控系统,将命令传送至交流伺服马达,控制导螺杆进行精密的三角形位置移动。凭借快速、精确且极具创意的设计、技术及作品实用性,获得评委的肯定。

远道而来的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光平方研究团队带来的作品“她,抓得住我”是一款定位机器人,需要在移动过程中接住随机抛过来的小球。由于运输给作品组件带来的影响,在组装和调试过程中,全队同学连续2天一直忙碌到深夜3点多,虽然最终还是无法准确调试到位,但其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仍打动了所有评委。

厦门大学知猎者队的作品“绿色植物工厂”打造了封闭式的无土栽培环境,使种植的植物能够在更健康安全无虫害的条件下生长。同学们还在赛前用这套智能化系统培育出了绿色叶菜,在同样的种子和时间条件下,生长速度和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天然环境。

合肥工业大学斛兵队针对目前各企业品牌的机械手各自为营、编程复杂的现状开发了“面向工艺的免编程绘图示教系统”,提出“是否存在一个控制系统,与所有的机器人对接;是否存在一种编程方式,让所有人都能简易编程”?他们的答案是运用CTS系统,并给出了独创的方案,思路值得推广。

此外,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的“基于台达PLC和变频器控制的雾霾处理器”、郑州轻工业学院雷霆队的“智能绿地喷灌系统”、常州大学常达信息1队的“智能人像素描喷绘机器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云志队的“基于PLC的圆柱面数控雕刻机”、南京工程学院南工“台主”队的“高校太阳能洗浴恒温恒压控制系统”、哈尔滨华德学院华德野狼同盟队的“工厂锅炉综合控制系统”、厦门大学随心而动队的“DELTA机械手”、云林科技大学云科四型男队的“3D打印雷射扫描系统”、华北电力大学(保定)Project A队的“基于台达PLC的水箱液位控制及水温数据采集系统”、山东科技大学IMCIE队的“基于PLC的智能小区控制系统设计”等多项参赛作品都紧贴当前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前沿热点,深具现实意义。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对此深有感触:“大赛搭建了两岸交流的平台,分享了自动化节能创新技术的经验与成果,在发现人才、创新技能、环保理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比赛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创意,推动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本届大赛的决选赛程分为小组赛和冠军争霸赛两阶段。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两岸行业及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首先经过小组赛评委现场打分,按分数高低评选出一等奖15队进入冠军争霸赛以及二等奖19队、三等奖23队。

本届大赛调整了冠军争霸赛的比赛模式,采用开放式的决赛现场。在主会场,15支进入冠军争霸赛的队伍分别派出1~2名队员依次进行PPT阐述,于此同时在分会场,其他队员演示作品的运行过程,并对主会场中评委的提问进行解答,通过台达的视频连线技术同步直播两个会场的答辩情况。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一比赛模式下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更增进了参赛队伍之间的深入了解和经验交流。经过严谨的评审合议,最终上海交通大学思源致远队和台北科技大学3D机丙二队问鼎巅峰,获得本届大赛的特等奖。

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张兴会先生给予大赛高度评价:“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为高校自动化师生搭建了分享自动化应用经验和心得的平台,促进大学生自动化实践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两岸师生相互交流,开拓眼界,也积极储备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行业人才的能力提升和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

自创立以来,台达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持续投入自动化创新研发与人才培养,将其在自动化领域多年领先的技术经验与高校师生共享,不断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多年来台达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方式积极开展与高校的合作,以期能为国家及企业本身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目前,台达已经展开的高校合作项目包括: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中达学者计划、中达环境法学者计划、清大环境法中心合作项目、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竞赛、自动化实验室、台达机械班、台达电机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合作模式涵盖奖励资助、合作办班、实验室合作、实践基地、竞赛等多种形式。覆盖职业学校学生,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学者等不同层次的高校人群。

在本次大赛期间,台达还安排了一系列丰富的交流活动,“台达创办人郑崇华先生创业谈”、“聊聊慕课”、“就业论坛”及“自动化界,产学合作新模式,新方向”等论坛从不同的角度与参与活动的老师、同学进行更深入的对话,启发同学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未来校企合作新模式。

台达创始人名誉董事长郑崇华以80岁的高龄全程参与大赛期间每个环节的活动。在 “台达创办人郑崇华先生创业谈”上,郑崇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在场同学,希望在他们未来就业之路的选择上给予有益的启示。从13岁只身到台湾,在读书期间以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到36岁开始创业,直至现在台达创造了诸多的世界第一,他经历了很多困难磨砺,却始终不曾放弃梦想和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功。

借助互联网技术,慕课(MOOC)已经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型授课方式。台达独立董事台湾清华大学讲座教授彭宗平的“聊聊慕课”使得参赛师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当前MOOCs平台已日趋成熟,通过在线听课并与老师进行互动、提问,可以让学得慢的学生不断反复学习,让师资力量不强的学校的学生能够听到优秀教师的课程。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支持的台达慕课(DeltaMOOCx)项目专注自动化专业,目前开设三年的学历课程、科技大学和分课时培训课程、高中/高工培训。这是台达以独特视角促进校企合作交流的又一种创新方式。

此外,在“就业论坛”环节中,论坛嘉宾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就业选择与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自动化界,产学合作新模式,新方向”互动交流中,教育专家、高校老师、企业领导、行业媒体共同探讨产学合作的经验、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第二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对于台达、参赛者以及整个自动化行业来说,却是一个新的起点。正如台达资深副总裁暨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张训海所言:“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科技竞赛为主线,不仅贯彻落实‘以赛促学’的教育精神,也为高校搭建了自动化教学交流平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更顺应了《中国制造2025》的纲要指导,为智能制造培养出更多自动化科技人才,示范和带动作用影响深远。未来,台达将延续大赛的精神,不遗余力地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支持中国面向未来的新型自动化人才培养。”

 

转载自自动化博览&控制网